西华门外的太液池边,虽然已是华灯初上,但在观水平台的四周,仍然亮如白昼。
数十名宫女手持彩灯,无数太监和侍卫群立,张太后牵着儿子的手,站在观水平台上,指着远处的湖水,轻声问道:“照儿,这湖水在你眼中,是何等模样?”
朱寿迷惑不解地看着母亲,摇了摇头:“天色昏暗,五十余步外,便不可见物,水静而幽,仿佛无物。”
张太后又对晚间当值的英国公张懋问道:“在卿家眼里呢?”
明朝的宫庭禁卫非常严密,担负皇帝贴身侍卫的有锦衣卫大汉将军、府军前卫带刀官、红盔将军、明甲将军、五军营叉刀围子手、勋卫散骑舍人、旗手等,共约八千三百余人。
这些人由六名侍卫官统领,侍卫官皆由公、侯、伯、驸马都尉等勋戚担任。掌侍卫官实行轮班制,每日一个,掌锦衣卫大汉将军和叉刀手,每日都要值班。
英国公张懋心里暗苦,太后教子,关我这个侍候守卫啥事情,但太后懿旨,又不敢不遵,只好苦着脸回答:“微臣到了夜间,便难以视物,远望皆是黑茫茫一片。”
张太后又问随侍一旁的张永:“你呢?”
张永是太监,跟太后的关系又亲密了一层,彼此的主仆关系,让他能够少些约束,闻言正色道:“回太后的话,奴婢才疏学浅,每日里只知练武熬身,为人也只知根本道理,普天之下,皆是大明江山,因而这湖水,太后说是什么样子,那便是什么样子。”
大明的太监们,有骨气有官职的,便自称小臣;喜欢拍马的,便自称老奴;若是遇到张提督这种神人,奴婢一词,也是张口就来。
张太后微微一笑,骂道:“滑头的老奴。”
她又令刘瑾去端了一盆水过来,令天下百姓闻风丧胆的刘公公立即就屁颠屁颠地去了,自然有一批太监跟着侍候刘老大。
等刘老大那枯瘦的双手放下水盆后,张太后指着盆中的水,又问朱寿:“照儿,能否看见盆底?”
朱寿点了点头,他完全不明白母亲想说什么,不过看着她折腾英国公、刘老大和张提督,感觉也不是什么小事。
张太后笑道:“这便成了,盆中之水,清可见底;湖中之水,深幽难测。天地不仁,天子之威,猛虎之道,便在于此。”
见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张太后心里叹了口气,转头看着刘瑾,沉声喝道:“跪下。”
刘老大连忙扑地跪下,额头撞了三下青石地面,不敢抬头,他身后的太监们,也跟着跪了一地。
张太后也不管刘老大,对儿子说道:“你往日顽劣,娘也懒得管束,这大明江山,有这群老奴盯着,又有那群大臣们看着,也起不了什么风浪,你做个什么样的帝王,娘都不会操心。”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但如今你擅改朝制,那便是想作个有为之君,就不能再如昔日般胡闹了,这第二关,便是让你知晓,何为天子之威、猛虎之道。”
说完后,她看着刘瑾的头顶,缓缓问道:“刘瑾,哀家所言,你可听清?”
刘瑾脸上的汗水滚滚落下,将头叩在青石板上,咚咚作响,大声回道:“太后圣明!太后圣明!”
张太后说道:“李梦阳一案,你可知罪?”
李梦阳,字天赐,原籍河南,出生在甘肃,是明朝文坛前七子之一,弘治六年进士,算是大明朝难得的才子。…。
不过我们都知道,大明朝的才子,没几个是正常人,比如前文就讲过才子们的各种奇怪死法,李梦阳也不是正常人。
这个和李丞相一字之差的才子,后世有个很出名的绰号,叫做“中山狼”。这个称号是他的好基友、弘治十五年的状元康海送他的,表扬他流传千古的卖友求荣作风。
这事跟刘瑾有关,上个月,喜欢沽名钓誉的李梦阳,继前几年殴打朱寿的舅舅、张太后的弟弟张鹤龄之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刘瑾。
说实话,这小子的胆子很大,但运气却不怎么好,张鹤龄这个半吊子勋贵不敢得罪文官集团,但刘老大是什么人?
早就想收拾李梦阳的刘老大,这下抓住了机会,不仅替张侯爷报了仇,还将李才子关进了大牢,准备下黑手整死这小子。
李梦阳见文官们搭救不得力,这下子才慌了神,知道刘老大跟张侯爷不同,不好欺负,于是就哭着求康海:“对山救我,救我!”
对山,是康海的字,康状元这人,很够朋友,他跟刘老大是同乡,就找上门去,陪老刘喝了一晚上的酒。
老刘觉得很荣幸啊,他虽然是太监,但也是个有见识有才能的太监,对于同乡状元,一直是敬仰之情,有如滔滔之江水。
但康海既不骂他,也不鸟他,反正就这么干耗着,康状元很清楚,跟这个老乡扯上关系的,大概都不得好死。
但这次为了好友,康状元就决定以身饲虎了,说:“是诚在我,我岂吝恶人之见,而不为良友一避咎也!”
意思是:算了,为了救好基友,阉党就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