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拥有绝对压制的实力,不然一般的强强对话,包括一些重要的淘汰赛,很多时候比赛会非常沉闷。看看这几年的欧冠淘汰赛比赛,包括上上赛季米兰和尤文图斯的欧冠决赛,都是进球不多,很是沉闷的比赛。这是比赛的重要性,比赛双方球队的实力决定的。而越是这样的比赛越是需要沉住气。这种比赛谁先沉不住气,谁就会处于下风。”
“是。”
刘宇点头。
他跟着陈平半个多赛季学到的东西,比他之前学足球几年都充实。因为之前学的课本知识多,实践不是很多。而且虽然也跟着一些其他教练学习,但毕竟是比不上在西汉姆学的。
在这里他学到了新的基础训练方法。而且完全是陈平的独门绝技,连中国足坛顶级教练徐根宝都非常赞赏,以至于和陈平达成了训练年轻球员的合作条款。陈平很信任刘宇,每名球员都有单独的基础训练课程。而且这些东西,陈平毫无保留的交给刘宇,让刘宇自己去揣摩学习。这半年来,刘宇是非常用心的学习,还真让他揣摩出不少规律。
包括学习怎么管理更衣室。陈平可是生动的教会了如何管理球员。这里面包括陈平喜欢的球员,欣赏的球员,讨厌的球员。这种管理经验是非常难得的。
还有就是增加了比赛经验。
就像是现在这种比赛。如果不是在西汉姆,不是在欧洲,上哪里积累这样的经验。
“一球领先的西汉姆是完全不着急。不过也是,对于西汉姆来说这样的比分已经足够。但对于利物浦来说,这样的比分是很难接受的。如果这样的比分结束,到了客场利物浦的情况就很被动。”
西汉姆已经是握住了利物浦的命门。
反正陈平不是那种看别人脸色的教练,也不是那么在意舆论的教练。比赛踢得多难看,多么的沉闷,陈平都能够接受。就如这场比赛打的那叫一个沉闷,双方创造的射门机会寥寥无几。西汉姆并不是穆里尼奥那样的防守,陈平更多地是增加中场的争夺。
虽然雷哈格尔的希腊奇迹,穆里尼奥的切尔西,都让英超多了防守反击的打法。或者说欧足坛开始流行防守反击。但跟陈平这样,摆上三后腰打法的还是少之又少。
几年前的时候,欧足坛流行防守后腰,但基本上都是摆上一个防守后腰。后来雷哈格尔、穆里尼奥,包括之前以防守著称的库珀,他们有时候摆上双后腰,已经被很多人诟病。认为这种打法是足球的退步。
但陈平就更加过分。
直接摆上三后腰,让阿尔沙文、迪福、贝纳永这些出色的进攻球员都坐在替补席上。和利物浦不停的争夺中场的控制权,把比赛拖入越来越沉闷的境地。
陈平很沉稳,但贝尼特斯却等不了。
比赛进行到六十二分钟的时候,贝尼特斯进行了第一次的换人。贝尼特斯用斯米切尔换下了哈曼,表达了他要加强进攻的信号。
实在是贝尼特斯忍不下去了。
西汉姆这样在中场跟你抢球,根本不给利物浦机会。利物浦要加强进攻,只能是派遣更适合的进攻球员。斯米切尔是和内德维德、波博斯基他们一批的捷克黄金一代。
是一名盘带和传球都非常出色的前腰球员。
让他上场,就是为了改变利物浦前场缺乏突破,缺乏小空间之内传球的局面。不过陈平依旧是采取以不变应万变。哈曼下场,阿隆索只能是后撤。所以里奥·科克开始防守杰拉德。
斯米切尔上场之后,利物浦开始往上压上来。看到利物浦再次压上了,陈平很是高兴。因为陈平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斯米切尔已经三十一岁,身体已经千疮百孔,各方面的实力已经大大下降。
不要说是现在,就是他最巅峰的时候,也是非常不适应英超的打法。当年的捷克黄金一代,来英超打比赛,都不适应英超节奏。他在利物浦虽然有过一些高光时刻,但状态一直是时好时坏。
贝尼特斯这种选择,也是利物浦板凳厚度严重不足的一个体现。现在比赛僵持,贝尼特斯能够出的牌是有限的。贝尼特斯需要增加进攻手段,可惜手中根本没有出色的进攻球员,只能是派遣斯米切尔。正因为利物浦替补席上缺少好球员,所以陈平甚至可以猜到贝尼特斯怎么选择。斯米切尔上场,陈平反而是很高兴。
“斯米切尔,斯米切尔从卡里克右侧突破......马斯切拉诺,斯米切尔太着急了。”
贝尼特斯让斯米切尔上来干什么?
突破,传球。
但前场的传球路线基本上都被限制,这个时候需要一个爆点。那些顶级强队,破密集防守的时候,手中都会有爆点。如巴萨的梦二有罗纳尔迪尼奥,梦三时候有梅西,米兰有卡卡,切尔西有罗本,曼联有鲁尼和C罗。阿森纳本来的爆点是雷耶斯,可惜雷耶斯被铲怕了,不敢带球突破。
包括西汉姆,破防守的时候有里贝里和阿尔沙文。
但利物浦却没有这样的球员。以前利物浦的科威尔有这样的实力,可惜受伤太多次,爆发力和速度远远不如巅峰时刻。斯米切尔是贝尼特斯上来需要突破的,但斯米切尔也已经是来到了职业生涯末期。本赛季到现在上场次数有限,半个赛季结束上场次数才七次。
斯米切尔上来之后有些着急。
想要在中间做文章。面对卡里克的防守,斯米切尔准备从右路突破,可惜刚刚突破过去,就被马斯切拉诺上前直接断了球。
“马斯切拉诺,马斯切拉诺断球!”
“马斯切拉诺把球交给了卡里克,卡里克长传............这球长传给了兰伯特。兰伯特头球后蹭,里贝里,里贝里从右路突然进去!”
“里贝里,里贝里的速度很快。里贝里,里贝里晃过了杜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