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王麓水、黄骅意料的是,萧四明竟然提议调三十一支队司令邢仁甫担任装备最好的冀鲁边一团团长,原先遣大队副参谋长兼参谋处长郑秀川调任一团政委,一营长邱伟升任一团参谋长,原先遣大队政治处副主任兼四营教导员莫山调任一团政治处主任,保卫科长冯立调任一团特派员。
这一次,王麓水和黄骅、胡青云、霍城不听萧四明的了,坚决不同意!
一团装备最好,怎么能让对一团不熟悉、又不是中央红军出身的邢仁甫去当一团团长呢?
黄骅直接就说,与其让邢仁甫去当一团团长,不如他去当。他不当支队副司令员了,当一团团长!
黄骅哪里知道,历史上邢仁甫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系统叛逃的最高级别的将领,而且还策划杀害了黄骅、陆成道等烈士!
萧四明之所以提议让邢仁甫当最精锐的一团的团长,是因为他清楚邢仁甫历史上的结局,更知道邢仁甫年龄虽然不是很大,但社会经历复杂,心里道道多,不是合适的岗位,不一定能调动他!因此,萧四明出于想避免历史悲剧的考虑,提议调邢仁甫当一团团长。
如果邢仁甫当了一团团长,那就可能避免历史悲剧了。因为萧四明心里有数,一团肯定会随他和王麓水行动,在他和王麓水的眼皮子底下,邢仁甫就算是依旧向历史上那样变坏了,也不可能翻起什么大浪!
原因很简单,邢仁甫在一团没有基础,也不可能有什么基础!
谁知,萧四明的提议遭到了王麓水他们的坚决反对!
萧四明不可能当神棍,把历史上邢仁甫的结局告诉他们,自然也就无法说服王麓水他们了。
实际上,萧四明这是在想法削邢仁甫的兵权呢,可惜王麓水几个人看不透,或者是看透了也不舍得拿一团团长的位置去安抚邢仁甫!
实际上王麓水看的很透,但他比萧四明年长,心里道道也不少,也知道邢仁甫对整编三十一支队有想法,怕削自己的兵权!
王麓水就说,暂时先不考虑三十一支队整编的事儿了,五支队已经到了冀南,配合冀南部队作战,很快就会挺进冀鲁边。肖华政委率旅部和干部队很快也要到冀鲁边了,等肖政委到了后再考虑整编三十一支队的事儿。
王麓水的意思,除了上交矛盾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好事儿不能占完了。原来的独立营现在已经变成了兵强马壮的东进先遣支队了,成旅级单位了,再一味扩编的话,那就得扩编成纵队了。而他和萧四明暂时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不可能上升到指挥八路军纵队一级部队的位置上的。
王麓水过于谦虚谨慎了,这个时候的八路军部队,正处于大扩军时期,他是正儿八经的中央红军主力团团政委,怎么就不能上升到纵队一级指挥位置呢?
萧四明不愿意,因为他知道历史上邢仁甫之所以成为八路军系统抗战时期最大的叛将,就是因为领导们过高地估计了邢仁甫在创建三十一支队过程中的作用,过高地估计了他在冀鲁边的影响,过高地估计了他的军事才能,这才在整编时让他当了旅级单位的六支队支队长,以后又让他当了教导六旅旅长、冀鲁边军区司令员,这才使他逐渐野心膨胀、骄奢淫逸,最后走上了残害黄骅、陆成道等烈士、叛变投敌的道路。
实际上,在冀鲁边区和三十一支队初创时期,真正起了关键作用的,是牺牲了的冀鲁边特委书记于文彬和马振华。没有他们两个,抗日救国会就不可能成立,也就不会有抗日救国军和后来的三十一支队,但因为马振华不懂军事,后来五支队、津浦支队挺进冀鲁边后,让邢仁甫进了军政委员会,马振华没能进入军政委员会,就转入地方工作了。
后世的研究者发现了马振华在开辟冀鲁边根据地中的特殊作用,有人甚至称他为“冀鲁边之母!”
东进先遣大队挺进冀鲁边后,在向师部上报冀鲁边军政委员会成员候选名单时,萧四明不但把马振华列为主要候选人之一,还专门向师部报告了马振华的经历和在冀鲁边的工作。也正因为萧四明的报告,马振华才成了冀鲁边军政委员会委员,不但承担三十一支队实际上的政委职责,还具体负责冀鲁边区建党建政任务。
萧四明还知道,一旦肖华政委率领旅部和干部队抵达冀鲁边,就要成立新的军政委员会,统一整编冀鲁边我军。到时候,很可能会象历史上那样,在先遣支队、五支队的基础上,将三十一支队升格,扩编成旅级支队。邢仁甫应该是当仁不让的支队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