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淮河畔的烟柳已是落叶纷纷,但这并没有造成惨淡萧瑟的感觉,沿河两岸繁华如梦,商铺门楼,住家窗口,总能找到时鲜花卉来装点,花香、茶香、酒香,香风阵阵。
河上画舫轻荡,笙歌隐隐,街上人头耸动,叫卖声声。四方士子云集金陵,等着参加恩科考试,聚于酒楼茶肆间点指江南,激扬文字。人们重新换上了汉服,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秦王广开言路,在贡院贴出了工部员外郎黄振林有关货币和财税的奏章,向民间广求意见,寻觅良才。引得读书人热情高涨,展开了热烈的辩论;
若有所得,可写成陈条或奏本,送到翰林院,翰林院设有专人整理读书人的陈条奏本,如果你的见解独到的话,陈条就能直接送到秦王的案头;
经秦王御览合意的话,可得面圣的机会,若再通过秦王亲自考核,立即可赐进士及第。读书人对此自然是趋之若鹜,四处找人切磋,纷纷上书。
第二天还真有两个读书人得到秦王召见,其中一个来自桐城的举人,名叫韦应涛,顺利通过了秦王的考核,赐了进士及第。
这进一步调动了读书人的积极性,什么抄家之事,谁还去理会,见面所议的,全变成了货币、赋税之事。
除此之外,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往日满街脏兮兮的乞丐几乎都不见了;
听说秦王得始皇帝托梦,在马鞍山勘探出了大型的铁矿,官府将大部分俘虏押去开矿了;
现在又要修建宫城,需要大量劳力,官府出榜募工,稍有些力气的人纷纷去应募,就算是那些老弱妇孺,也能找到一份烧水做饭的工作;
以往各朝各代但有这样的工程,无不是向百姓征役,这次却大是不同。应募者不但有官府提供的三餐,听说还能拿到一些工钱。这对沿街乞讨的落难之人来说,可是人天大的福音。
有人欢喜有人忧,秦淮河畔的河房里,魏国公徐文爵、安远侯柳昌祚、灵璧侯汤国祚、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龙、成安伯郭祚永等人忧心忡忡地等着,当然,这些侯啊伯啊,都是过去的事了,他们彼此之间也不敢再这么相称。
昨日,降清的诚意伯刘孔昭、保国公朱国弼等被抄家了。这让徐文爵等人既侥幸又担忧。庆幸的是当初逃到江西去了。没有降清,担忧的是会不会拔起萝卜带起泥,难保秦牧不会将他们当成肥羊给一起宰了。
在众人等得心焦的时候,徐永顺终于打马赶到。他一进河房,柳昌祚就忍不住上前问道:“贤侄,怎么样了?韩赞周怎么没来?”
徐永顺摇头答道:“韩赞周不会来了。”
“怎么回事?”
“到底怎么回事?”
一听说韩赞周不会再来,大伙都有些慌了,纷纷围向徐永顺,七嘴八舌地询问。
徐永顺忧色满脸地答道:“近段时间,赵王、桂王、保宁王等纷纷起事,秦王问我们知不知道这些事。”
“什么?这与咱们有何关系,秦王这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词........”
“嘘,你要害死大家吗?说话小心点。”
“就是,夜不收可不比锦衣卫差多少,说话小心点。”
“大伙先别慌,事情应该还没那么严重。”徐文爵来回踱了几步。正在努力思索着。
东宁伯焦梦龙催道:“徐老哥,咱们现在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有什么话你倒是快说呀。”
徐文爵沉吟道:“看来秦王对咱们有所不满是肯定的,不过他应该只是希望咱们更明确地表明立场。”
“咱们捐了那么多钱,这还不够吗?”
“如果光是想要钱,秦王随便找个理由把你家给抄了,岂不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