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不管将来是否要改朝换代,儿子都不能袭爵,只能走仕途,卢国公夫人心中暗自打算,若是儿能靠上丘氏,将来必是大助力,最好莫过于两家联姻。
反正丘氏是自家的救命恩人,丘氏若有个不好,自家必不能袖手旁观的,既然如此,倒不如联姻,福祸与共,自家也跟着得些利处,到时也不会让丘氏女受委屈的。
巧的是,丘茗兄弟两家各有一女,只是丘茗之女,年幼尚走路不稳,且知她乃是丘氏嫡系,自然是不敢高攀的,卢国公夫人便不由把主意打到丘如意头上。
虽然丘如意出身丘氏偏支,可到底也是丘氏子孙,况且她父亲身上有功名,母亲巨富。但又各有不足:母亲出身商户,父亲曾被逐出丘家,且尚未做官。
而自家虽不如她家富足,却到底出身皇室,血统高贵,倒也不算辱没了他家女儿。
尤其卢国公夫人听说此次能得丘氏相助,竟是因为丘如意哭闹改了路程,所以怎么看都是天赐良缘了。
于是卢国公夫人便有意让儿子陪着丘如意玩耍。
其实年长些的孩子大多不爱和年纪小于自己的孩子玩的,就如丘家众小公子嫌丘如意年幼,不喜欢带她玩耍,而丘如意又嫌丘玉娟话说不清路走不稳,也不太搭理她。
不过也有例外,至少安世诚是喜欢和丘如意一同玩耍的。
安世诚那时已经七岁了,已经知道些事理了。
母亲被抢,家人被乱刀砍杀,及以他那时的恐惧绝望,无不深深刻在他的心里,对于丘氏的救命之恩,不必大人提点,他早已铭记在心。
所以他不仅可以和丘氏同龄的小公子们玩在一处,亦能耐心陪着丘如意玩。
再则丘如意那时长得雪团儿似的,粉粉的脸儿,胖嘟嘟的可爱极了,让他都忍不住伸手捏一下。红红的嘴唇,说起话来软软嫩嫩的,一声“诚哥哥”,叫得他心里暖洋洋的,恨不得抱回家当亲妹妹一样养着。
小孩子的心是最的,丘如意虽年幼,却能感知安世诚对她十二分的疼爱,所以天天粘着安世诚。
对于这个情况,卢国公夫人心里满意极了,又稍稍透露给儿子那日丘如意改道一事,并教了他一番话,其实那番话,极类似于野史里汉武帝当年的“金屋藏娇”,便是现在安世诚想来都羞愧的脸红,这哪里是一个孩子能想出来的话啊,再说了自己不是汉武帝,丘如意也不会是陈阿娇,所以于氏虽看到两个孩子的亲密,却仍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卢国公夫人便觉得挺没脸面的,幸好当日贴身还藏了些金银,那时先帝已经把北夷赶出了京城,他一家便离开了丘氏回住处去了。
不想好运接二连三地降临到他们身上,先是先帝感念安氏宗族历经内争外斗,子嗣不旺,为慰先人之灵,大封安氏子孙。
卢国公因与先帝同出太祖皇后一脉,由乡公升为县公,后又至郡公,后来新帝登基,更是被封为国公。
卢国公夫人此时便硬气起来,因深感当日被于氏拒亲一事让她失了颜面,且思及那时自家的落魄,便心里有些疙瘩,于是一方面教导两个儿子,不要忘了丘氏的救命之恩,但另一方面,却极少和丘家走动。
但是安世诚的内心,却不能忘怀那次的求亲事件。
也是他钻牛角尖了,那日当他听母亲说,是因为丘如意改道才救了全家性命,所以他和丘如意是命定姻缘,想到能把那样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抱回家,这让他十分欣喜。
于是他便把母亲要他在于氏跟前说的话,先在丘如意眼前说了一遍,并问她愿不愿意做自己的媳妇。
丘如意哪里懂这些,要安世诚保证将来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归她一人,而且只许陪她一个人玩后,便开心地答应了。
后来,于氏虽然没同意亲事,但安世诚却固执地认为,丘如意是答应了他的,所以他长大后仍是要履约的。
可是,等他一天天长大后,他才发现母亲因为心结及眼光,早不把这门亲事放在心上了。
这让他无所适从,人无信则不立,母亲这样做,岂不是要陷他于不义之中?
偏他自小被教导要孝敬父母长辈,不可违背忤逆,更何况姻缘之事,乃是父母之命,他又不好说自己和丘如意约好了的。
一来那时彼此年少,随意说的话,怕是早就忘了,算不得数,不过既使是这样,他也不愿做那个先违约的人。
二则他这样算不算是私定终身呢,这样会不会有毁丘如意的闺誉?
他那时人小无主意,无计可施之下,便想了个笨法子,假借痴迷读书之名,外出遍访名师,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在京城,父母绝不会随意给自己订下亲事的,若是在这期间,丘如意另寻亲事,他也就此放下,任凭父母作主了。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