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吆!瞧蔡老爷说的,我家哪吃得起羊肉啊!是家里的老爷子非要一件羊皮袄子,我又买不起。听说这儿有卖整羊,特别便宜,二两五钱银子就能买到一头七八十斤的成年羊。我就想着买一头,剥了皮给老爷子做皮袄,再把羊肉三十文一斤卖给人家,羊杂自家留着吃。这样一来,花不了多少钱就能落下一件皮棉袄,家里还能吃到几顿好的。蔡老爷看我这账算得可对劲?!”这汉子嘴上是在问蔡老爷,实际上自认自己这办法很巧妙,那得意的神色,不自而然的也跟着表露出来。
蔡老爷却笑着回答:“你要是有本钱啊,还不如专门做贩卖羊肉的生意。那羊肝、羊杂实际比羊肉还贵,单卖羊皮也能卖个一两多的银子,一头羊至少能够赚五百文。”
这汉子叫蔡老爷一席话说的心动,但是自己手里这二两银子只能买一头中不溜的成年羊,要是贩卖的话,自己可没有那么多的本钱。回去把家里的存银拿出来做本,他又害怕亏了。内心挣扎了半天。还是没有那个胆量。
“算了!这一次就不弄了。等回去问问婆娘,如果她不反对,那就乘着年前干两次。要是真能挣,明年就大干。”这汉子自己给自己下了决心。
他们还在聊着,就听着外面有人在喊:“羊群来了!”坐在屋里的人,全都冲了出去。
等到羊群到跟前。这个人要十头、那个人要五头、又有人要三头,要一头的更多。没一会儿时间都被一群人分了个干干净净。大家手里买到羊了,终于有闲心跟卖羊的主人聊天。
“你们今年怎么过来的这么迟?”
卖羊的回道:“今年跟去年差不多时间从家走得,只是这一路上跟你们一样买羊的人太多了。我要不是去年答应过你们,这几十头羊在前面那块就被人给抢没了。我本来想留几头羊回去给我叔伯和岳丈家分分。现在是一头都没有留住。我还要在这儿等等,后面还有没有人赶羊上来,要是有的话。我就跟他们借几头回去,等回到家的时候再还给他们。”
买到羊的一些人都唏嘘不已。感情那头也有很多人都跟他们一样,等在路边买羊呢!
这路边买羊的事,跟西边曲家坳那块的移民有关。当初第一批人员在那边落户的时候有说过,有些人在老家还是有长辈的。家有长辈在,过年的时候,还是要回到长辈身边一起过年,这是这个时代最为看重的习俗。
这卖羊的汉子姓孙,是第一批落户当中的一个。因为第一年回老家过年,没有什么合适的东西带回去孝敬老人。问了别人,都说老人吃羊肉温补,对身体好。家里倒是养了几十头羊,可是这花钱雇车拉回去实在不划算。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收了庄稼就启程回老家,男人带着儿子赶着羊回去,女人带着闺女在家收蚕茧、缫丝。
赶着羊回去,就不在乎多少了。他想着孝敬自己的长辈,也应该要孝敬老丈人,还有叔叔、伯伯、舅舅、姑姑也要照顾到。这么一合计,竟然将家里八十多头赶走了一半。孙汉子夫妻俩都有些肉疼,但是第一年回去,总得像个样子,哪怕是心尖滴血,也得要给。
父子三个赶着羊往家走,冬天草料少,但是雨水也少,他们倒是没有受多大的罪。有时候事情就是巧,他们从官道转弯,要向自家方向的小路走得时候,就有人问他们:“兄弟!你们这羊卖不卖呀?”
孙汉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刚想说不卖,他的大儿子就张口说道:“大伯!您这是想买吗?如果您想买,我们倒是可以卖给您一头。我们从西边来的,回老家过年,这些羊是想孝敬爷爷和叔爷、伯爷的,不过,卖给您一两头倒是没有关系。”
这问话的是附近一个员外家的管家,正是要去县上买羊肉,只是买回来的羊肉怎么也没有这活羊的肉新鲜,听说能够卖他两头,当下就高兴的挑了两头不大不小的中不溜羊。给的价钱还不低,一个十两的银锭子,还说不用找零,就把两头活羊绑到马车里带走了。
孙汉子从这里得到启示,年年都是早早的从西边把家里要卖的羊赶过来,一边走一边问道路两边的村庄居民、客栈掌柜可有买羊的。他这么做了两年,别人也觉得这方法不错,也跟着他学,一边赶着羊在路上卖,卖剩下的就回老家卖。几年下来,就有了其他地方的人听说这条路上能够买到活羊,又便宜又好吃。于是每年到了这个时间就都早早地跑过来在这路边候着,专门等这些羊群过来买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