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下田安葬了,骨头太累,今天就更一节,明天恢复正常。(按本地习俗,去世当天算一天,所以今天第三天入土)
..........
蓬洲千户所位于潮阳县桑埔山下,因此地沙滩长满蓬草得名,大明洪武二年在此建千户所城驻军,嘉靖年间准民众入城居住。郝尚久占据潮州时曾在此驻兵,后来郝尚久败亡,蓬洲所被清军占领。因这两年吴六奇一直在潮州境内禁海,而蓬洲所又是扼海要地,所以他在此委了一个外委千总,领着手下四百多营兵负责禁海事项。
因为禁海,原来生活在海边的渔民都被命令内迁,失去了生活来源的百姓只能到蓬洲所附近讨生活,主要是到桑埔山上伐木,然后低价卖给那些木贩子,一天所得很是有限。家里人口少的勉强能撑着,人多些的便是怎么也撑不了,三餐都无有温饱。有些渔民实在是受不住妻儿饿得直叫便偷偷出海打鱼,结果被清兵逮住,成了挂在禁海界碑上的一颗颗风化的人头。
太平军从惠州一路将吴六奇撵回潮州府城后,便切断了潮州府城和各地的联络。蓬洲所的清军四天前就已经没法和县城取得联系,更休说和府城了。千总苏良忠四十来岁,身体养得那就一个胖,一脸的赘肉,跑上几步都累得直喘,哪像个带兵的武官。可几年前,人不是这样子,那时的苏良忠身强力壮,衣服一脱浑身的横肉,使起大刀来也是虎虎生风,打起仗来嗷嗷叫唤。现在却是不行了,在蓬洲所的这两年实在太安逸,结果将苏良忠养废了。
苏良忠摸不清现在到底什么状况,又不敢再派人去和县城联络,因为他连着派出的三拨人都是半道就叫太平军的骑兵截杀了,下面的人谁也不敢再去送死。苏良忠没办法,只能领着部下龟缩在所里,盼着总兵大人早点把入寇的太平寇杀干净,也盼着太平寇别来寻他这蓬洲所的麻烦。
局面如此。苏良忠自然也没什么心思去搞什么禁海,手下营兵也不敢再出去巡逻,这让附近的百姓倒是有了机会可以溜出海去打鱼,可是也导致太平军摸到蓬洲所的时候,里面的清兵压根没有不知晓。
摸到蓬洲所的太平军是南海千户赵自强部。他原是绿营千总,投降后被委以千户职,仍领手下兵驻防南海。太平军主力东征时,连同南海兵在内的改编兵都被勒令随军,以免他们在后方弄鬼。这些绿营改编兵战斗力不强,所以周士相给他们的命令是到各地袭击驻守兵力较弱的清军据点,以及扫平那些结寨自守的寨丁。
发现蓬洲所的清军丝毫没有察觉他们的到来,赵自强和手下那些前营兵改编而来的太平军一个个都眼红心热起来,摩拳擦掌的准备杀进大干一票。相较太平军主力执行打粮时还算克制的军纪相比,这些整队整队改编而来的绿营兵军纪方面太过败坏。所经之处比之清军还要坏上两分。可一想这些人本就是清兵,且并没有接受太平军的整编,自己把他们带到潮州来也不过是充当炮灰,顺便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因此周士相对这些绿营改编兵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他们能完成任务便行。
赵自强不想来潮州,对周士相没什么忠诚,他根本不想太平军这棵树上吊死,可形势比人强,太平军和满清大军比起来弱小。可和他赵自强比起来却是强大得让他发慌。县官不如现管,自觉没有能力抗拒太平军,赵自强也就只能硬着头皮率部来潮州了。好在潮州的吴六奇平日听着威风,可太平军一来竟也缩了卵。周士相对潮州府城围而不攻,避免自己成了炮灰,反而得了到各地洗劫的命令。这命令大好,赵自强不敢和吴六奇的精锐兵打,对付那些小股清军和团丁却是有信心得很。这些日子他已经破了四个寨子,不仅向太平军缴纳了大批钱粮。连带自己也是腰包鼓鼓,手下也都跟着发了笔横财,所以这会上下倒是有股一心替周大帅卖命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