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尚辅顿时有些意外,这么简单就答应了?莫非自己猜错了?不管了,宗尚辅几步追上师父,总之他一定要去。
……
荀故风没有去赴约,没有什么原因,不明身份的人夜半将信绑在他家养的信鸽上邀约,只有两种情况。
所图甚大,所图见不得人,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什么能轻易决定的事,更不能好奇,好奇总是距离死近一些。
如果可以,他甚至不想给对方机会,直接禀明丞相,一定能牵扯出几十斤泥来。
荀故风从朝堂下来,去了学堂,今天有他的课,趁着皇子们温习的空档,荀故风的目光停在中间偏后的座位上。
九皇子捉着十二皇子的手,教他写今日被罚抄的事。
十二皇子过了年,刚刚五岁,论学识天赋、悟性都比九皇子要好的多,平日若是不同的课堂还显不出来,可若是一起上的大课,九皇子只能轮为十二皇子的搭配。
就是这样的,他好似从未见九皇子对此有过任何小脾气,就算遇到这种苦练出成绩的一手好字。
九皇子也立即将自己好不容易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十二皇子,十二皇子若是还不会,便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教,下节课的当堂背诵,早不知被他忘到哪里去了,但他却没有拿教导十二点下当过一次借口。
这孩子既不像他生母又不像皇上,也谈不上像静妃的性子,静妃是怯弱,九皇子则是天生无争。
荀故风又想起那封邀约,需要鬼鬼祟祟的无非那么一件大事,皇上病了这些年,莫不是又想挨打了,还是真病糊涂了以为他‘疯’了几年就醍醐灌顶了。
荀故风觉得他是傻了,想害他的孩子们跟他一起早点走了。
荀故风的目光又从九皇子、十二皇子身上落在坐在最前面,看着便让人心生欢喜,忍不住多看两眼的十三皇子。
他最像皇后娘娘,尤其弯目一笑,他也最开朗最像个可爱尊贵的孩子,徐相对他可谓是宠爱有加,溺爱非常。
荀故风想想,若是自己有这样一位见了就从心里觉得高兴的孩子,定然也是会从心里喜欢的。
十三皇子察觉到夫子看自己,立即抬头看过去,漏出一个大大的不要钱的笑容。
荀故风不禁无奈的移开目光,这孩子也从来不怕人,这一笑真是好看啊。
荀故风再想想那封信不禁兴致缺缺,这三个孩子,无论走哪个,都是挖心般的疼!
其实,想这些有什么用,若真是到了饭乾坤再颠倒的一刻,皇后娘娘也是赶紧在乱葬岗挑快地方,躺平了你,能少受很多罪。
荀故风便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
荀故风再收到信时已经过了半个月。
荀故风百无聊赖的把信取下来,因为对方消极怠工,荀故风也不怎么在意,更不在乎事后皇上恼羞成怒,所以拆起信来不紧不慢,谁也不会觉得荀故风此刻是在看什么重大的隐秘事。
下一刻荀故风的脸色陡然一遍,但他依旧没有慌乱,随即,神色更加从容无波。
这次信件的角落有雷家家旗上常见的标志,但这个标志又与常见的雷家标志不同。这一次雷闪旁印着独属于镇西王的印信。
荀故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镇西王不是死了吗!怎么会!
荀故风就是平日再不关注武将那边的事,也知道镇西王或者对这场局势意味着什么,但是言势倾或者雷从文就算他们能再次统领雷家军与镇西王率领的不下都是不同的。
镇西王在战场上对雷家的意义就是不同的。
荀故风眉头微微皱了起来,那么徐相手里的筹码呢?有多少?
这些年徐相从未轻易展露过他手里的底牌,也就几路军加上早有准备就能把宗之毅这边按死。
那么镇西王呢!他若是没有死,以前不动,现在却动了,他手里又握住了什么筹码?!
荀故风闭上眼,几乎一瞬间便想到了镇西王找上自己的理由,三方势力在脑中过了一遍,荀故风很快又睁开眼!
这些事对他无利,谁输了谁赢对他来说都是现在的局面,他实在不必如此认真的分析镇西王加入后的局面。或者可以说,跟他有什么关系。
但……对另一个人却未必,说不定就是另一番天地。
荀故风想起多年前,她问出的话,想着这些年她的生活……其实亦不确定局面再变动,对她又有什么好的影响,未必有好的影响……
荀故风将信狭窄的信放入茶杯中,盖上杯盖。
……
盛都的天有些阴,看着又要下雨。
端木德辉带着家眷已经进了城,阔别多年返回圣都,他谁都没有告诉具体入京的时间,城外也没有迎接他的友人。
鲁氏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外面,又笑着打落小儿子的手掌:“就你淘气。”幼子今年三岁,正是好奇的年纪,又是第一次回京,自然好奇好动。
端木德辉目光里已经没了早几年的冲动、热血,眼底总是浓浓不熄的火苗早已枯竭,换上了另一种老持稳重的厚重力量。
多年前,他带着她回京,寻医问药,如今早已物是人为。
可物是人非又如何,现实还告诉他比物是人非、比天塌地陷更恐怖的事数不胜数,如今凡尘俗物也只是俗物,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几年,他已经过了为女人、为妾室、为心底的热情满腔热爱的时候。
现在的他回想以前,已可以冷静面对,甚至也不得不要说一句,当初的自己太过天真罢了。
……
赵氏待儿子快到门口了才得了消息,衣服都没赶得及换,便急急的迎了出去。
鲁氏抱着幼子牵着一双成人的子女,容光焕发的从马车上下来:“见过父亲母亲。”
一双子女也立即跪下请安:“见过祖父祖母。”
脆生生的声音更是悦儿,学着哥哥姐姐,恭着小手:“祖父祖母好。”
赵氏立即被幼孙吸引了目光,心顿时先软了三分,往日纠葛仿佛早已在婆媳之间消散一般。没人想再为不相干的人和事,打乱孩子好不容易归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