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根正府时期的一大政策特色是低税,可又搞了星球大战计划,不管是不是忽悠苏联,客观上开支陡增,导致联邦正府财政赤字极大,老布殊做为接任者,必须靠经济发展来填窟窿。
更何况,明年又是大选之年,老布殊还惦记连任呢,美联储却不配合自己刺激经济拉选票,他心里能爽才怪了。
高弦倒是能够理解格林斯潘目前的苦衷,美联储还真不敢说降息就简单地降息,还是因为列根正府时期的表面繁荣,留下了烂摊子。
一九八零年代的米国资本市场,往往和一个标签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垃圾债券。信用评级极低的债券,就意味着商业风险极高,于是这种无节制地投机性放贷,造成了眼前的米国银行业危机。
大通银行这种级别的国际银行,都向高弦讨教“财技”,便可见米国这次银行业危机的波及范围了,就算是华尔街大老,也逃不掉。
需要指出一点,香江的银行可以用多如过江之鲫来形容,米国的银行就更加数不胜数了。
除了外界广为熟知的JP摩根、大通、花旗等等华尔街巨头之外,米国还有像惠丰银行全资收购的海洋密兰银行之类的大大小小商业银行,更有储蓄和信贷银行那样的政策性银行。
在米国这次银行业危机里,储蓄和信贷银行属于全系统性地玩完了,损失估计在五千亿美元到一万亿美元之间;而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们,以每年上百家的速度倒下,比如,老布殊任期的第一年,倒闭了两百零六家;老布殊任期的第二年,也就是去年,倒闭了一百五十九家;今年的最终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肯定也是上百家,并且势头不减,眼看要创下一次金融危机里银行倒闭数量最多的记录了。
在这种本来就是无节制地投机性放贷造成银行危机的情况下,格林斯潘这位米国中央银行行长还是努力提供了流动性,降低了银行储备金比例,拿出了大约一百二十亿美元救急,但收效甚微。
高弦以开玩笑的方式,道出了一些玄机,“对于这场银行危机,你倒也没必要太伤脑筋,只要华尔街的国际机构们没倒下,就算不上真正的危机,说不定还乐见那些倒闭的银行从金融系统清除出去,腾出市场空间来。”
格林斯潘笑了笑,没有接话。
高弦随口问道:“对了,那些破产的银行资产,收购难度不会太大吧?”
“有个叫清偿信托公司的专门机构在处理这些乱摊子,米国本土银行和它打交道,应该不会太难。”格林斯潘的言下之意是,华尔街也要注意吃相,能留出一些份额。
高弦点了点头,“那我就让惠丰银行集团的海洋密兰银行试一下,在协助解决这场银行危机的同时,趁机拓展一下经营网络。”
“原来你是这么打算的。”格林斯潘恍然,“我就说嘛,高益米国主要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活动,目前还不能突破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