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役汉军在张浪的带领下大获全胜,匈奴鲜卑联军八万大军唯有最先逃走的两万余人侥幸生还,余者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而汉军的三千将军,仅有一百余人在与于夫罗第一波攻城死士拼杀中身亡。以百人的代价,却歼灭敌人五万余众,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
古往今来,也找不出多少个能与这一战相比的战役,更别说张浪今年才十六岁。在他这个年纪取得如此战绩的,史上名将绝无一人。所有的兵卒都对张浪投以敬慕的眼神,眼神中充满了狂热、信服、崇拜。大战结束,兵卒投入打扫战场的工作中,将敌骸堆在一起,引火焚烧以免发生瘟疫恶疾。
当士兵押着一个喃喃自语的战俘到了张浪面前时,张浪恍然大悟,这才知道联军何以啸营。他哈哈大笑,并严令下去,让大家对于今日之战守口如瓶,张浪临危受命,带领大家在危境中取得辉煌战果,将士们,对于张浪之命自是无不遵命。
在回朔方城的路上,百姓们自发出城,他们夹道欢呼喝采,气氛炽烈,沸腾着大汉百姓的感激和热情。
“恭喜将军,为我大汉建立如此不世功勋!”一个中年儒士踱步上前,出言道贺。
张浪看去,尽管已经见过不少的卓越人物,但眼前此人还是让他暗赞一声。
眼前这儒士四十左右,身形高瘦,手足颀长,额头微突,眉分八彩,两眼有神,脸夹清瘦,五寸长须,身着蓝色绸缎,有超凡脱俗之气度,更可贵的是满脸正气,让人一望就知道此人性格耿直,刚正不阿。
张浪暗自惊异,这到底又是哪一位三国名人?竟有如此风采?在猜测瞬间,张浪摇摇头,不慌不忙的说道:“先生过誉了,全赖众将士拼死,方有今日之胜!若是仅我一人,就算有霸王之勇也是无能为力。请恕张某眼拙,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中年儒士微一错愕,仔细端详了张浪好一会后,叹道:“你真的变了很多很多,无论外貌、风度、气魄,均能教人心折。”
这回轮到张浪惊讶了,反问道:“先生认识我?不过很抱歉,半年前张某生了一场大病,对于一些人一些事,我已全然记不住了。”
“如此就难怪了。不过,对你而言或许是好事。”说到了这里,中年儒士道:“老夫姓蔡,名邕,字伯喈。”
张浪闻言,心中一惊,这儒生莫非就是东汉有名的大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的蔡邕?如果是他,难怪拥有如此气度了。
为了确认此蔡邕的身份,张浪问道:“莫非先生就是当朝帝师、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琰之父的蔡先生?”
蔡邕神色一变,十分不悦道:“正是蔡某!”言罢,拂袖而去。
张浪愣在当场,不知自己怎么得罪这个大文学家了,不过,他也没有多在意,不凡之人,自有他不凡的脾气,蔡邕是文坛巨匠,脾气古怪也很正常。蔡邕出城迎接他这个阉党,已经非常难得了,要知道,在这天下里,能让他出迎的人是少之又少。
做人贵在知足!
想明个中关系,张浪也不作恼,率领军队入城不表。
……
却说神色不善的蔡邕回到了家里,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了桌子,坐在那里生闷气。
“阿父,您不是去迎接凯旋之师了么?何以如此生气。”此时,忽然听到一阵娇滴滴如百鸟空嗚般,悦耳动听的声音。
后堂门口走来了一位绝色佳人。
一身青衣裹素腰,黛眼卷睫柳眉梢,娉娉袅袅从容步,螓蛾眉冰肌绡。